阅读历史 |

第 101 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杨金花会说出这种话也不奇怪,毕竟从戚雨梅和顾诚结婚开始,她就对这个儿媳妇特别不满,尤其是在戚父出事,不仅害的她的钱打了水漂,还连累了顾建设二人后,她对戚雨梅的不爽已经到达了顶点。

“……这些就算了,你是没看到她今天收拾东西要回娘家的时候,那是看都没往强蛋身上看一眼啊!她可是强蛋的亲娘,这也太狠心了!强蛋才多大啊,这么小就断了奶,以前养的好好的,现在都瘦了这么多,要不是她,强蛋能这么惨?结果她倒好,只顾着自己娘家,根本一点都不关心孩子!你看她那样,有一点当娘的样子吗?!”

杨金花对着顾诚控诉道,越想越生气,戚雨梅对强蛋这么不上心,不就是对顾诚、对这个家不上心?

这样的媳妇,留下来还有什么用!

“而且她爹现在出了事,说不定就会连累你,阿诚,你还是跟她离婚吧,不然你的前途都会被她毁了的!”

这才是杨金花最关心的事,自从那天顾诚说领导因为这件事找他谈了话后,杨金花就担惊受怕的,生怕她儿子的大好前途被戚雨梅给毁了,想来想去,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跟戚雨梅离婚,和戚家完全断绝关系,这样不管戚家到底发生什么,都跟他们没关系了。

而且顾诚可是副团长,就算离了婚还带着孩子,但他年纪轻轻一表人才,要什么样的对象没有?

“阿诚,你相信娘,就你这条件说出去,保证能找个黄花大闺女!到时候找个懂事听话的,可比戚雨梅这种人好太多了!”

顾诚原本有些严肃的神情,在杨金花一句句劝说下慢慢的变得松动了。

不可否认,他确实是动心了。

这些天顾诚心乱如麻,他虽然知道自己有能力有前途,比军区所有人都强。

可他去年表现本来就不好,被徐团长警告了好几次,就连年末的标兵也没评选上,再加上今年这种风口上,又出了戚父这档子事,虽说现在领导没有怪他,但万一之后风声比现在更严格了,肯定会对他以后有影响。

在部队的前途对于顾诚来说,比什么都要重要。

这要是他还在和戚雨梅谈对象时,出了这种事,顾诚可能还要纠结一段时间,可放在现在,那就完全不用考虑了,毕竟他和戚雨梅的感情早就名存实亡了。

再加上杨金花说的另外找个对象,这一刻,顾诚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刘书娟。

如果和戚雨梅离婚了,那他就能光明正大的和刘书娟在一起了……

刘书娟温柔体贴能干善良,简直是顾诚现在最想要的结婚对象,他相信自己只要有了刘书娟这么贤惠的爱人,之前被戚雨梅拖累的生活肯定能重回正轨,毕竟陆旷不就是因为有江蕙忙前忙后的伺候他,工作上才这么说顺利的吗?

只要他跟刘书娟结婚了,那他肯定就能压过陆旷,重新成为整个军区最有前途的军官,到时候他一定要让江蕙后悔,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!

到这里,顾诚终于下定了决心:“好,我明天跟她打电话谈一谈。”

顾诚心想,这可怪不得他。

谁让戚雨梅好吃懒做、大手大脚还一点都不贤惠的,丝毫没有尽到一个结了婚的女人应尽的义务,不下地不干活就算了,竟然还在院子里种花,上次就是因为那些花,害的他被不少人在背地里看了笑话,这种帮不了忙,只能拖后腿的对象留着还有什么用?!

而且他对戚雨梅已经够好了,戚雨梅在家,都是吃他的喝他的,尤其是两人还在谈对象的时候,去饭店去看电影,甚至去县城和市里,全都是花的他的钱,他都没找戚雨梅要过。

要不是戚雨梅这么费钱,他至于日子过得这么苦吗?

顾诚越想越觉得自己没错,之所以会选择离婚,全都是戚雨梅的过错,到时候只要他在离婚报告中,把这些罪名都给写上去,所有人肯定都会站在他这一边。

“娘,我这就去写报告!”

杨金花满意极了,大笑道:“好好好!那你快去,放心吧阿诚,戚雨梅就是个扫把星,只要离了她,咱们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!”

母子两人在屋里欢声笑语的畅想着离婚后的日子,全然不知,每一句话每一个字,都被呼啸的寒风送进了门外另一道身影的耳朵里。

——

“媳妇儿,快来。”

陆旷端着木盆来到房间,就看到江蕙正坐在床上,一边轻轻的拍着已经熟睡的小愉,一边认真的看着手上的书。

现在天气冷了,陆旷又开始拉着江蕙每天睡觉前泡脚了,江蕙之前泡脚是因为怀了孕,腿脚容易水肿,泡一泡会舒服一点。

但江蕙因为身体不好,体质偏寒,春夏还好,一到了秋天开始降温,手脚都不能上热了,之前陆旷抱着她睡,他火气足,睡觉时会特意把江蕙的手给捂住,倒也不冷。

但现在有了小愉后,小家伙别的时候很乖,可到了晚上,除了娘谁都不要,江蕙只能带着她睡,三个人一张床,被子肯定不够,现在又没到烧炕的时候,她就只能和陆旷分开两床被子。

陆旷怕她这样手脚上不了热,就又开始烧热水让江蕙泡脚了,还按照陆母说的,在水里面放了艾草,这样对调节身体要好一些。

江蕙已经看了好一会儿的书了,现在脚确实有点凉,陆旷一过来,她就把脚放在了热水里,冰冷的感觉被暖融融的热意驱散,江蕙舒服的喟叹了一声。

又指了指对面的椅子:“陆旷,你快来跟我一起。”

“我不冷。”

“不行,不冷也要一起泡,这样才不会浪费。”江蕙不肯,烧一次热水多费柴火啊,只有她一个人泡根本不划算。

陆旷笑了笑:“行。”

他把旁边的椅子搬过来,小声道:“我已经把红薯放进去了,明天早上就能吃。”

晚上烧热水确实很费柴火,毕竟这会儿早就做完饭了,天气冷了,烧水又慢,半锅水也是要烧挺长时间的,等到水开了,柴火还

没有用完,那些大块的倒是可以放在坛子里,存下来就是木炭。

但太小块的柴火就不行了,与其干放着浪费,干脆去柴房拿几个红薯,埋进去,这样焖上一晚上,到了第二天早上再挖出来,就是香喷喷的烤红薯了。

今年收成不错,地里收上来的红薯又大又甜,虽然在柴房里放了一阵,水分有点流失了,但依旧不影响口感,甜滋滋的,江蕙特别喜欢。

不过到了第二天,她倒没吃多少,拍干净上面的灰,用纸包了两个后,把小愉交给陆母,就戴上围巾出门了。

“小蕙!”齐敏思早早的就在医院门口等着她了,见她来了,连忙招了招手。

江蕙小跑过去,一边把口袋里还热乎的烤红薯递过去,一边道:“怎么不在里面等我,这里冷。”

“还好,我也才刚来呢。”齐敏思用手捧着烤红薯,感叹一句:“真暖和啊。”

“你快趁热吃,特意给你带的。”江蕙问道,“怎么样,已经到了吗?”

“到了到了,邮递员特意给我送来的,已经放在办公室了。”

江蕙问的是从市里寄过来的书,也是她这几天都在忙的事。

自从上次郑嫂子说她儿子因为知青的事,没了工作后,陆母也说军区这边有好些年轻同志都已经从县城回来了,马上要回老家了。

江蕙当时就觉得很可惜,她其实也明白,自己做不了什么。

毕竟那些人回老家,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工作,想要解决这种情况,那就只能靠多增加几个工作岗位。

可是怎么增加呢?

家属区这边,能提供工作岗位的地方就那么几个,学校和养殖场的人早就够了,食堂里全是炊事兵,供销社和邮局就不用想了,它们不归军队管,里面的职工也都是有门路才能进去工作的。

现成的工作岗位没有,增加新的也不可能,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一笔开支,部队本来就没多少预算,更加不会乱花钱了。

江蕙原本以为这事没有办法了,但那天突然看到了陆大哥送过来的鱼,突然之间,她想到了自己之前在书上看到的一个新技术。

可这种事太大了,她一个人是拿不了主意的,陆母也不是适合商量的对象,陆旷又没回来,她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医院,把自己的想法跟齐敏思说了出来:“敏思,你说咱们这边自己养鱼怎么样?”

“养鱼?”齐敏思一愣,“在咱们这边的河里养?”

齐敏思从小在这边长大,自然对这里的环境特别熟悉,她自然也明白江蕙的意思。

家属区人多,但河里的鱼太难抓了,想吃鱼就只能特意跑到水库去买,但水库在县城,那边人更多,想要买点鱼不仅路程远,还根本买不到多少,所以久而久之的,基本上都不怎么吃鱼了。

如果想要改善伙食,养鱼肯定是一件好事,毕竟这又不比什么养鸡养猪,还要费心费力的给它们找吃的,只要往水里一放,自己就能长大了,大点小点都是肉。

但他们这边的河支流多还深,养鱼不现实,说不定好不容易弄点鱼苗过来,就全游到别的地方去了,挖鱼塘就更不切实际了,没有地方挖,而且人这么多,就那么一两个鱼塘能养多少鱼?根本就不顶事。

齐敏思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,她以为自己这么说了,江蕙就会放弃了,但没想到江蕙立马摇了摇头:“我知道,你说得对,河里或者挖鱼塘都不现实,但我想的是在水田里养!()”

“水田??()_[()]?『来[]@看最新章节@完整章节』()”齐敏思这下直接怔住了,“水田还能养鱼?”

“能的!敏思你还记不记得,之前你帮我在图书馆里借的书里,我就看到过,有一种叫水田养鱼的技术。”

江蕙当时要准备兽医考试,因为不知道这边的兽医考试到底考什么、怎么考,江蕙只能拜托齐敏思帮自己从大学图书馆借书过来。

齐敏思虽然对兽医技术这方面很感兴趣,但她到底不是专门学这个的,对这些也是一知半解,想着多看总比少看好,与其有疏漏还不如一网打尽,齐敏思直接让老师把图书馆和兽医相关的书都给找了出来。

那些书太杂了,除了给动物治病的知识以外,还有各种各样的和动物相关的内容,比如什么动物的习性、饲养方法,甚至连什么分布和演变,这种和医学没有半点关系的内容都有。

江蕙当时正是认字的时候,想着多看点书就能多学点字,所以基本上都看了一遍,当时看的时候没有太上心,但还是记下了一点东西的,就比如这个水田养鱼。

因为过于新奇,江蕙特意多看了好几眼。

“咱们这边没鱼塘,但是水田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啊,虽然不大,可是养点鱼还是够了的。”

江蕙当时就觉得这个法子不错,毕竟这边最主要的庄稼就是水稻,尤其是军区,不仅家属区的住户们基本上都分到了一小块水田,部队的农田面积更是宽广。

而且就凭去年去田里给甲鱼抓口粮的时候,江蕙就发现了,水田里各种各样的虫子和浮萍、水草都有,尤其是到了春夏时节就更多了,这可都是鱼的口粮啊,再加上厚重的淤泥,简直再适合鱼生长不过了。要是能把鱼放在这里面,这可比清澈的河水要好太多了。

再就是养鱼排出的粪便,不也正好可以成为肥料吗,到时候说不定连水稻都能生长的更好了!

江蕙虽然是第一次在书上看到这个说法,但她到底是农村长大的,对这些又格外熟悉,所以当即就想出了一系列的好处,越想越觉得这个技术特别好。

如果不是她当时要准备考试,加上养殖场一大堆的事压着,没时间也没精力,她肯定也是要在自家农田里试试的。

可现在不一样了,她还管着养殖场没工夫弄这些,但像郑嫂子等人的孩子可以啊。

尤其是这项技术应该还不算成熟,就比如那本书上也只是提出了这个设想,说法很笼统,对一些关键性的要求和技巧都没有详细说清楚,这就需要自己进行探索和总结了。

这种事交给一般的家属可能行不通,毕竟很

() 多人都是求保守的,如果不是肯定有好处,大家都不愿意冒险,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军属们,他们都是过多了苦日子的,把粮食看的比命还重要,肯定不愿意拿这冒险。

可想曹海这些从县城回来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,他们年轻,还读过书,受过高等教育,脑子灵活有耐心,做这种事简直再合适不过了。

而且如果真的能有什么收获,学习到什么经验,到时候不仅可以自己家养,还能把这门技术给推广出去,这不就相当于靠自己的能力给自己谋了一份差事吗?

这样一来,不仅不需要回老家种地了,也不至于让自己读书这么多年学到的知识白费。

江蕙说完,齐敏思已经激动的从椅子上站起来了:“对啊!这个方法说不定还真行!到时候不仅咱们军区可以推广,周围的大队、村里还有公社,都能一起推广!”

这和私人养殖不一样,私人养殖有投机倒把的风险,现在已经不允许干了,可这种水田里养鱼,谁家没水田?只要养起来,那就是一个村或者一个大队一起进行的,这就是公共财产了,只要不拿出去卖,自己家用来改善伙食,完全是没问题的!

江蕙笑着道:“我暂时还没想这么远,我觉得能把咱们军区的水田都给利用起来,就已经很不错了,至少食堂的伙食又能多几样荤菜了。”

得利于养殖场办的越来越红火,现在一个月就能吃上两三次鸡蛋,逢年过节还有肉吃的食堂,已经足够令大家满意了,这要是能把部队那么多的水田里都养满鱼,到时候都不用等过年过节,平常日子也能吃到鱼肉喝到鱼汤,这日子岂不是越过越好了?

不仅是食堂,家属区每个人家里也是一样的,哪怕大家的水田没那么大,养不了那么多鱼,但十来天抓一条上来开开荤,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。

“好好好!”齐敏思连连拍手,越想越兴奋,一叠声的说好,恨不得这会儿就把这件事汇报上去。

她虽然只是医院的医生,但她受齐旅长的影响,是真的希望军区的日子能越来越好的,现在江蕙描绘的画面,简直和两年前她爹刚提出建立养殖场的提议对上了,当时齐敏思就觉得养殖场得建,而且一定要建,这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弊的大好事。

现在也依旧如此!

“当时我爹说要弄养殖场的时候,我就是一百个支持,现在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,说明我在这方面的眼光还是很厉害的。所以小蕙你别担心,养殖场能成,这事肯定能成!”齐敏思补充道,“要是曹海他们不愿意干,咱们就去找别人!”

江蕙也觉得这件事是有搞头的,不过还不能这么快就报告上去,“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把这件事具体怎么做给确定下来,然后再找曹海他们聊一聊,等这些前提条件都做好了,再汇报领导。”

汇报领导就相当于把这个决定公之于众了,要是什么都不知道,只有一个念头和一点猜想,具体的措施和方案都拿不出来,那大家肯定不答应。

“你说得对,那我现在就给

老师打电话,让他再给咱们把书寄过来!()”

江蕙当时考完试后,早就把书还回去了,现在要仔细研究,那就还得把书给借过来,而且这次不只是那本提出水田养鱼的书,还有关于鱼的养殖以及水稻种植方面的书,都要多看看,虽说实际经验最重要,但书上的知识也不能漏掉,万一能学到什么新东西呢。

齐敏思的老师是医学院的,对这类知识并不了解,但他听了齐敏思的解释后,也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发展又大有裨益的好事,半点都没含糊,不仅直接答应了下来,还特意去找学校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同事询问了一番,最后根据推荐,把图书馆里这方面有的书都给借了过来。

等到书一到,江蕙就去找了曹海。

曹海自从被县城的工厂辞退后,就来了军区,毕竟他在县城没房子,离开工厂宿舍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。

但他也没放弃继续找工作的希望,他心里很清楚,但凡他真的回了老家种地,那他和对象之间就再也没可能了,而且不仅是对象,曹海自己更加不想回老家,他忍不住问自己,如果他只能回老家种地,那他读这么多年的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?

他不想就这么放弃,就只能每天从军区走到县城,顶着寒风到处打听有没有哪里招临时工,不管工资多少,能有个地方先落脚就很不错了。

虽说曹海的要求已经很低了,但情况还是不尽人意,现在县城找工作的年轻人一波又一波,连中专生和高中生都不算什么,更何况他这种初中生了。

眼看着马上就要没有机会,只能回老家,突然,这天去县城的路上,曹海看到了正站在路边的江蕙。

“曹海同志。?()?『来[]+看最新章节+完整章节』()”江蕙走过来。

曹海是郑嫂子的儿子,自然是认识江蕙的,“江主管,你找我娘吗?”

他刚想说郑嫂子已经去养殖场上班了,但却看到江蕙摇了摇头道:“不是,我是来找你的。”

“找我?”

曹海困惑不已,因为他想不到江蕙找他能有什么事,刚想询问,下一秒却听江蕙说出了一句令他无比震惊的话:

“对,现在有一个可能可以拿到工作岗位的机会,你想试试吗?”

“工作岗位?”曹海直接懵了,一直到江蕙把他带到医院的办公室里,听着江蕙把研究水田养鱼的事给说完后,他还是两眼瞪大,脸上的神情因为过于震惊都显得有些呆滞了。

“曹同志?你有没有听到小蕙说的?”齐敏思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。

曹海连忙点头:“我听到了!我愿意的!江主管,我愿意的!只要你相信我,给我这个机会,我一定会好好做的!”

曹海确实很震惊,他甚至一开始完全没明白江蕙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,所以直接傻眼了。

可当他缓过神来后,想都没想就立马点头答应了下来,倒不是他对自己有信心,而是他知道,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,如果他连这点事都做不好,那就真的只能回老家种田了。

曹海虽然才刚回来没多

() 久,但他以前在县城上班,离这里也不远,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会回来看看爹娘,所以他早就从郑嫂子口中得知了,江蕙有多厉害,多有本事。

以至于曹海也许不相信自己,但他足够信任江蕙,他觉得江蕙一个人就能把养殖场发展起来,那她说的,肯定是不会错的,现在江蕙把这件事交给他来做,也说明这件事肯定是有前途的,他一定会好好干,绝对不会浪费这次机会!

江蕙看着无比激动的曹海,连忙道:“你先别太快答应,我现在跟你说的,只是这件事成功的前景,但想要成功没这么容易。”

“首先,这件事只靠你一个人肯定不行,我想的是,你去找其他人,就是那些同样从县城回来,接受了教育的年轻同志们一起干,人多力量大,事半功倍。”

一来是这事没那么容易,不仅要看书,还要去多问问有经验的庄稼把式,以及水库的工作人员,他们养鱼肯定是比门外汉要行的多,只有把这些事都弄清楚了,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。

再一个就是,这件事不能就他们几个弄,最好是能把养鱼的范围扩大一些,这样更有助于积累经验,也更容易管理和养殖,提高效率。

所以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,而且江蕙想的是,学会的人越多,就越能把这个技术给推广出去,要是到时候整个军区都愿意用水田养鱼了,却只有曹海一个人会,那他怎么忙得过来?

“第二,你们现在干这个,肯定是没有报酬的,不仅现在没有,如果失败了,也不会有。至少要等到成功以后,这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份工作,不过到了那个时候,就不仅是咱们军区,去公社去村里都能推广,肯定也不会空手而归的。”

因为只有自己成功了,能拿出货真价实的成果了,其他人才会也想跟着一起学,这样才能以此谋生。

就像江蕙以前一样,在你没有学会真正的医术,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前,谁愿意出钱请你看病?

“不过我估计了一下,如果运气好,可能到了来年开春就能看到成果了,这期间虽然没有工资,但只要鱼养得好,至少可以改善伙食了。”

现在还没入冬,虽然天气冷了,但农田里也空了出来,要开始养鱼,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。从现在开始到明年春天,好几个月的时间,足够看到成果了。

“所以你要想清楚,要不要冒险一把。”江蕙认真的说道。

曹海脸上振奋的喜悦慢慢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认真的沉思,他想了好几分钟,最后点点头,语气里满是坚定:“我确定了,我想试试!”

这不是个多难的选择。

因为曹海能做的选择太少了。

想要在县城找一份工作,目前看来简直是微乎其微,如果江蕙不过来找他的话,那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回老家种田了。

现在江蕙给了他这么好的机会,曹海没理由放弃,成了,那他就有了一份新的工作,甚至比以前在工厂当临时工还要更有前途,不成,那无非就是回老家,只是赔上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已

所以曹海并没有纠结太久,很快就确定了。

他看着江蕙,感激不已:“谢谢你江主管,谢谢你给我机会,这简直……真的是帮了我大忙了!”

大恩不言谢,哪怕还根本不知道未来怎么样,曹海也无比感激,可他本来就是个嘴笨的人,连谢谢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。

江蕙笑了笑:“这有什么,我也只是给个小建议而已,具体应该怎么做,都需要你们自己来探索,不过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,可以随时告诉我。”

江蕙虽说希望大家的日子能越过越好,但她也不是个主次不分,不清楚自己能力的人,她虽然对水田养鱼这个事很感兴趣,但让她来做,那肯定是不行的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