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14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嗯,我说过,要同你讲的。”

“而且……”

“这也不只是我的事。”

说着摸了摸庄冬卿的肚子,庄冬卿悟了,“哦……”

那确实也需要同他讲。

岑砚声音很轻,“现在定西王府与陛下之间,算是相互制衡,但我也不能保证,直到新帝登基前,这种平衡能不被打破。”

袁家的权力一直在移交,也接纳了郡主,投了诚,但是……下场也并不好。

而且盛武帝日渐衰弱,他的掌握欲,却与他的身体情况相反,在不可理喻地膨胀着。

“可王府也不是袁家那种软柿子。”

西南地区向来部族众多,难以制衡,王府在封地又养兵,适应滇地的奇怪气候,哪怕不反,圈地为王也够了,京兵适应不了瘴气,奈何不了他们。

而且汉人的那一套礼仪,汉人金人的仇恨,也衍生不到众部族身上。

“我想说能保你平安,但……”岑砚笑了下,苦笑,“不到最后一刻,这种事其实没个绝对的,我也不想骗你。”

“只能说,我会尽我所能地护住你……”顿了顿,视线下滑,改口道,“你们。”

“若是你信我,便留下来。”

“若是不信,或者又有其他的考量……”

话头再顿,岑砚缓缓垂目,“那便是没有缘分吧。”

“母妃厌恶我身上的异族血脉,陶慧受盛武帝所迫,其实都过得不算快活。”

“若是可以……”

“我希望你永远不要改变,”

“就这样每天想些吃吃喝喝。”

“过自己想过的日子,就行了。”

那双浅色,混血的眼睛凝着庄冬卿,平静却又郑重道,“哪怕你不想留下来。”

“有这一个孩子在,”

有这一段共同度过的时光,

“也不失为一段善缘。”

大慈寺住持用来劝他的话,终究是被他用来劝了自己。

庄冬卿心口大跳,

后知后觉——

岑砚好似把他的心,剖开给自己看了。

第61章 入心

皇宫, 御书房内。

三皇子刚被训斥了一通,臊眉耷眼地低垂着头,听天子教诲。

并不是多大的事, 万寿节将至, 因着今年开年事多, 先是废太子,后又是猎场兵变,故而对于这一次的祝寿,盛武帝便格外在意, 一来确乎是大寿, 六十整, 二来, 也想借此冲冲今年的晦气,带带喜。

所以一点小事办不好, 若是盛武帝在乎的,那也是重重责备的。

三皇子李卓心知肚明,老实听训, 并不辩驳。

今年大寿, 许多附庸大盛的小国外邦,也都进了上京带着充足的贡品朝贺,盛武帝已经接见过一些大邦, 不大紧要的,都是礼部接待着, 目前也统一由礼部安排,住进了大盛会同管。

盛武帝今年意图与民同乐, 寿节当日在上京最大的酒楼安排了一场歌舞献寿, 大盛民众皆可观看。

届时也将由钦天监主持, 在宫门口搭高台,于万民围观下,代他向上天祈福,保佑大盛风调雨顺,国运昌隆。

“多年不曾这样办过了,也好。”盛武帝缓缓道,眉目温和带着笑意。

“既是祈福,自然得心诚,祈福台周遭的护卫值守,是如何安排的呢?”

问完便有大臣上前,言钦天监那边刚准备好祈福的东西,台子都还没有搭,请盛武帝定夺值守护卫的人选。

手上的佛珠串敲了敲,盛武帝:“之前委屈了阿砚,他对调度值守的事宜是做熟了的,不然就交给他办?”

话刚落,便有人出列,说岑砚这些时日请了假。

“哦,为何?”

“听大理寺那边说,是太妃好不易上京一趟,王爷多年不曾回封地,想趁此陪伴左右,尽尽孝心。”

三皇子抬起了眼睫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