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95 章 九十五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康熙位面

看着天幕一点一点黯淡下去,康熙的眼神也愈来愈冷,按这个额外加积分规则,还不如不加呢。他都可以想象得到当他和其他朝代的皇帝同在一考场的时候,百姓更会愿意看谁了。

倒也不是他不自信,事实上自执政以来,奉行“满汉一家,中外一体”,满汉的关系已缓和了许多,不像刚入关那会那么紧张,嚷嚷着反清复明的人也少了。

他为了缓和满汉的关系,下诏停止圈地的暴行,限制满族亲贵掠夺汉人土地;实施更名田,将一部分明代藩王所霸占的田地,还给原种之人;对满汉官员的品级进行了调整,强调“满汉大小官员,职掌相同,品级有异,应行划一”;

下诏举用“山林稳遗”,开设博学鸿儒科,这些政策虽然并未完全实行,但收买人心的行为达到了,极大地缓解了满汉两族之间的关系。

但关系缓和的前提是这世上只有大清,没有汉人王朝。一旦出现比大清好的汉人王朝,那满汉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很容易会走向破裂。

——汉人太多了。

这个额外加积分的规则对他们大清来说完全就是弊大于利,本朝的人都不一定会看他们,更何况其他朝代。

前几次考试,上去考试的汉人可没有要与大清结盟交友的意思,明显就是排斥大清,他们会愿意看大清的人答题?

看他得到的额外积分就知道,没多少人看他。

康熙无声一叹。

而且糟心的事还不止这一件,这次考试其他朝代的人都比大清多,汉唐也就罢了,连秦朝人数都比大清多。

人多及格的也多,反倒是大清,及格的人数寥寥无几,明珠索额图集体阵亡。

更过分的是臣子比大清多也就算了,皇帝也比大清多,连汉成帝、汉哀帝、汉献帝、唐哀帝、宋徽宗、宋钦宗这些亡国或者即将亡国的皇帝都能上,大清为何到乾隆就没有了?

大清的皇帝除了太宗皇太极、他的皇阿玛福临,就是他和老四爷三了,一共就五个,比汉唐宋明的皇帝少多了。

让他一度怀疑大清是不是到了乾隆一朝就亡国了。

垂眸沉思的胤禛忽然感觉到上首投来的凝视,不由挺直腰杆,心也提到了嗓子眼。

——皇阿玛怎么突然这么看他?考试的“他”又不是现在的他,皇阿玛您有意见找那个胤禛去啊,看他做什么?

再说了,“胤禛”不是及格了吗?

兄弟们都羡慕坏了呢。

……

雍正位面

雍正正在和怡亲王胤祥商议额外积分的问题,忽然收到了一条密聊,是来康熙发的。

看完密聊,雍正怔住了。

胤祥见状,不由试探地叫了一声:“皇上?”

雍正语气复杂:“皇阿玛问朕,大清是不是亡在了弘历手中,不然为何这次考试,弘历之后的皇帝一个都没出现。”

胤祥:“……

”()

“皇上打算如何回复?”

?想看迴梦逐光的《直播考试,从开国皇帝开始》吗?请记住[]的域名[()]?『来[]*看最新章节*完整章节』()

“康乾盛世,竟是盛世,怎么可能亡——”雍正话说到一半脸色变了,因为他突然想起了唐明皇李隆基,盛极而衰也不是没有可能,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也就十几年。

“弘历不会真这么败家吧?”雍正眉头紧皱,开始回忆弘历平日的行事。

早在雍正元年,他就亲手写下立储密旨,立弘历为继承人,藏于鐍匣,置于乾清宫“正大光明”匾后,那年弘历虚岁十三。

胤禛越想,眉头皱得越紧,弘历已经是他最出挑的儿子了,不选弘历,他也没人可以选。

万一弘历真的是断送大清江山的罪魁祸首……

“皇上,四阿哥文韬武略,德才兼备,是有为之君,想来应该不会……”胤祥说完见雍正依旧沉着脸,斟酌了一下,“皇上之前不是说要兑换系统商城里的史书吗,若有怀疑,不如看看清朝的史书?”

雍正闻言,眼睛一亮,“十三弟提醒了朕!”

正好考试延迟了,他把书买回来细细研究,及时发现问题,也能及时修正。

于是雍正自信地兑换了九年级下册的历史书。

……

另一边,制定完新规定的顾青岚愉快地在意识空间里查看能量,这次的能量多到让她想躺平一两个月。真不愧是卷王中的战斗机,就是强!

比之前那两个废物宿主强多,而且还不用系统督促学习,不仅自学能力赛高,还有毅力。

真是年度优秀宿主,还是一群。

顾青岚美滋滋地数着能量,初级考试能量虽然不多,但因为人多,她能分到的能量还是挺可观的。

初级都有这么多,中高级考试肯定更多,还有顶级考试——

说不定带完这批宿主,她就能彻底解脱了,不用再当这什么鬼系统。

据她所知,能考到顶级的宿主可没几个,基本上一个考神系统带出来四五个已经可以退休了。

她绑定了这么多人,其中大部分还是卷王,卷出四五个应该还是可以的。

相信有了武则天的例子在前,她的优质宿主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。

看看宿主们都在做什么好了。

春秋,孔子和孟子在得知额外加的积分是怎么来的之后,陷入了沉默。他们及格是及格了,但分并不高,而且刚打开系统商城,精神状态比较亢奋,看什么都新奇。

在天上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——儒家学说在后世是主流,自称儒家弟子,和他们交谈的人非常多,其中不乏君王丞相,这说明后世治国在用他们的学说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