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84 章 八十四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他可没忘记杜甫的《春望》和《石壕吏》,听解析的时候差点被气得昏过去,

() 虽然后面被其他考试转移了注意力,但看到这几个鳖孙,立马就想起来了。

于是磨刀霍霍,不对,是提剑走向几人。

李隆基本来就心虚,看到李世民提剑走来,下意识地后退。

然后就是这一退,被李世民给盯上了。

冰冷冷的剑鞘架在了他脖子上。

虽然在天上不会有受伤也不会死,可是一个君王被人用剑鞘架在脖子上,还有何威严?

且还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,天下人说不定都在看着天幕,李隆基羞愤不已,但又没有别的办法。

因为拿剑鞘抵在他脖颈间的人是大唐的太宗皇帝,大唐的神,他的祖宗。

“太宗爷爷,有话好好说,别动手——”李隆基强装镇定,抬手轻轻推开架在他脖子上的剑鞘,可才推开几寸,冰冷的剑鞘又重新贴上了他脖颈。

李隆基:“……”

“朕方才就见你眼神闪烁不定,分明是心中有鬼,快说!”

李隆基心里都快吐血了,他总不能说唐玄宗就是他自个吧?

“太宗爷爷,您听我解释……”

“朕只想知道唐玄宗是何人,不想听解释,还是说——你就是唐玄宗?”李世民淡淡地看着他,声音却愈发冷了,若刚刚还是怀疑,现在他基本可以确定此人就是唐玄宗。

若不是,直说不是便罢,说不知道,也可直说,但此人没说不是也没说不知道,只想解释,说明此人就算不是唐玄宗,也和唐玄宗交情甚笃,不然岂会如此维护。

李隆基闻言心跳漏了一拍,后背浸出冷汗,整个人紧绷着不敢动。

李世民漆黑的眸中满是寒光,握着剑柄的手紧了紧,咬牙切齿道:“还、真、是、你。”

看着对方眼中的寒光,李隆基下意识后退一步,“太宗爷爷,我也不知唐玄宗究竟是不是我,这毕竟是庙号。”

李隆基打心里不愿意相信唐玄宗就是他人,可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唐朝诗人的诗,像是如山的铁证一般摆在他面前,对他说——你就是!你就是那个惹出安史之乱,闹出大唐百年之祸的唐玄宗。

李世民冷笑了一声,侧头看向唐朝其他皇帝,沉声道:“他不知道,你们总该知道。”

他第一个看的人是李治。

李治:“……”

李治低下头,阿武可能知道,但他是真的不知道。

李世民盯着李治的面庞,眸底闪过一丝诧异,此人长相竟与观音婢有几分相像。

是他的孙儿?还是……儿子?

正欲开口,就听到了广播响起。

李隆基不由松了一口气,终于等到考试即将开始。

快开始吧,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逃离这里了。

*

虽然没完全猜对,但他们的难度确实比那些开国皇帝大,刘彻皱了皱眉头,这ABCDF听着就跟甲乙丙丁戊一样,显而易见A就是第一,是最厉害的。

他被分

到B考场(),那不是说他不如A考场的始皇帝等人吗?

也不知道这个考场是固定如此?()_[()]?『来[].看最新章节.完整章节』(),还是每次都不一样。

C考场

长孙无忌手肘顶了顶旁边的房玄龄,声音难掩喜悦,“咱们这里是C考场?”名相名臣耶!嘿嘿。

“应该没错。”房玄龄心情也不错,之前的题目就有提到过他和杜如晦都是唐朝四大名相之一,如果按照这个分配,他们这里应该是C考场没错了。

况且在场的看起来大多都是文臣,不可能是F考场。

可惜这回不像上次一样头顶有名字,不然能更确定些。

萧何找了一圈也没找到韩信,“难道韩信在F考场?”

张良:“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吗?”刚上来的时候他们还在一起,场景发生改变后就不在了,韩信要么回去了,要么就是去了F考场。

曹参有些羡慕,“F考场也挺好的,难度低。”

他也想去,为什么要让他来C考场,他这水平和萧何张良差远了。

……

D考场

需要补考的皇帝们听完广播松了口气,还好他们只用考一颗星的难度。

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,这就他有书,肯定可以考第一吧?

最好考九十分以上,这样就能把主线一的任务全部完成。

之前没有书刘邦他们都能考及格,现在有了书,考八九十分应该很容易吧?书里也没什么内容,就一些大白话,看过一两遍也能记个七七八八,没多难。

朱元璋自信地迈步向前,率先走进考场。

进入考场后,众人齐齐一怔,纷纷瞪大眼睛看向其他人。

——悬在头顶的名字进入考场后出来了!

**

三分钟后,顾青岚拿着一沓卷子走进考场,对台下的人道:“发卷前先把上次布置的作业交上来。”

丢作业的皇帝们僵住了。

那个…他们要是说没带上来,神女会不会觉得他们是故意找的借口,觉得他们没有写啊?

顾青岚就近指了个人收作业。

“曹丕同学,你收一下作业。”

曹丕:“……”

“没带上来啊,忘了告诉你们了,模拟考场不能带非系统商城出品的书、笔墨纸砚。这样吧,有需要补作业的同学可以上来领草稿纸,考试结束后一起交上来。”

众人再次傻眼:“……”现场补作业?

可是他们的作业都是和大臣们商议出来,还让翰林院的学士们加以润色,那么长,他们怎么可能都记得。

这不是难为他们吗?

王莽刚要开口,就听台上的神女说:“课后作业的分数会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本次考试成绩。”

曹丕:“!!!”

众人:“!!!”

除了现场补作业,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?

发试卷前,所有人都盯着空白草稿纸,一脸苦大

() 仇深。早知道,他们就不让人润色了,搞得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写才好。

直接写吧,和上一份比起来差距太大,看过引经据典、词藻优美、字迹工整的答案后,再看他们写的,没眼看。

于是众人搜刮肚肠,努力回忆。

卷子发下来后,众人看一眼卷子,又看一眼空白草稿纸,苦大仇深*2。

不是一颗星难度吗,为什么看起来比上次难这么多?

上次可没有这么多题。

朱元璋懊悔地挠了挠头,明明知道书籍带不上来,却还想起作业可以例外,现在好了,宋濂帮他润色的作业,他根本想不起来上面都写了什么。

等他先写完卷子再好好想吧。

目光转移到卷子上,几秒后,朱元璋将卷子翻了个面,旋即露出震惊的眼神。

朱元璋果断举手,这个卷子的难度怎么可能是一颗星,该不会是拿成了刘邦他们要做的卷子吧?

“这位同学,有什么问题吗?”

朱元璋:“……”今天的他依旧没有亲切称呼。

“老师,这个卷子是不是拿错了?看起来不像是一颗星难度的。”要说三颗星他都信,上面的大题,他在书里都没看到过。

“没有啊,这就是一颗星难度的卷子。”

朱元璋:“???”那上次的是什么?

仿佛看出了朱元璋的困惑,顾青岚解释道:“第一次考试的时候考虑到大家没经验,也没接触过,所以考试难度降低了,现在这个是正常的一颗星难度。”

朱元璋:“……”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