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76 章 七十六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相夫氏之墨、邓陵氏之墨两家巨子也很难过,安抚墨者之余,也开始怀疑人生了。

有墨者道:“难道是因为名气?”相里氏之墨入秦,为秦灭六国提供了不少助力,是因为这个吗?

相夫氏之墨的巨子闻言,眼神骤然一亮,对啊,天幕重名气。或许就是因为相里氏投秦,沾了秦国的光呢。

**

汉武帝位面

从大殿中出来的刘彻看到天幕寥寥无几的人,第一反应就是来早了,第二反应才是——咦,这些人头上自带名字。

有意思!

战国·公输班(鲁班)、东汉·张衡、南宋·赵友钦、明朝·宋应星……

刘彻数完,发现人还没刷出来,不对啊,往常这么会功夫不说人满为患,也不至于这么少的人啊。

不会就只有这些吧?

又等了几息,还是没人出现,刘彻眉头微

皱,居然比第一回的开国皇帝还少,难道这物理学家比开国皇帝还稀少不成?

想到刚才看到的那些人名,刘彻嘴角不由一抽,还真是,有些朝代都没有人上去呢,比如西汉,比如隋朝。

群聊·大唐风华录

【汉武帝刘彻】:这次考物理的人也太少了吧,物理真的有这么难吗?

*

有头衔标识,加上人少,各个位面的帝王将相们很快就把天幕上的人都过了一遍。

大体上一个朝代只有一个人在上面,只有明清稍微例外。

因为明朝有一个宋应星,清朝有一个郑复光,明末清初还有个王锡阐,除了王锡阐,其他都是一个朝代一人,有的朝代甚至没有,总共就十二个人,堪称一目了然,少得可怜。

唐太宗位面

李世民快速地看完天幕上的人后,目光锁定头上顶着“大唐·一行”头衔的一行,“朕记得上一场考试也有他?”

随后看向李淳风。

李淳风因为数学考试考了高分,被李世民特别关注,特赐坐在房杜两人之下。

见李世民看过来,李淳风秒懂,忙道:“陛下好记性,一行大师在上一场考试中得了满分。”

一行是所有人中唯一的和尚,想不记得都难,再加上对方也是唐人,李淳风对他还算关注。

李世民:“他是哪朝人?”这个哪朝说的当然不是唐朝、宋朝这些,而是武德朝、贞观朝这种。

李淳风:“……臣在群里问一问?”

“可。”

说罢,李世民也打开系统群聊,然后看到了刘彻发的消息。

想到自己之前还说看着不难,李世民:“……”看着确实不难,有点读机在,还是能看懂的。

就是有些不解其意罢了。

应该也许大概不算太难吧,李世民心想。

大唐风华录

【群主李淳风】:可有人知道一行是大唐哪一年的人呢?

【元朝数学家朱世杰】:应该是开元年间。

李世民:“?!”开元!

不愉快的记忆开始攻击大脑,李世民的心情一下子就低落了,开元年间不就是唐玄宗在位的时期吗,怎么哪哪都有唐玄宗这个混账。

唐玄宗配得到这么多有才之人吗?给他真是浪费。

李世民心里吐槽道。

武周位面

看到群聊上的内容,武曌微微蹙眉,可惜了,明明生在武周朝,却是开元年间的人。

想到那个惹出安史之乱,间接造成中晚唐藩镇割据的唐玄宗,武曌眼底闪过一丝暗光,这等人才留给唐玄宗真是浪费。

或许她可以借此机会拉拢一批人,朝堂那些大臣为什么自诩大唐忠臣,一心向着大唐?

情怀是一回事,但更多的还是利益。

世家盘根错节,勋贵难道就不是吗?尤其是那些开国功勋,大唐在,他们才是功臣之后,能享先祖荣光,大唐不在,自然也就没人认他们开国功臣之后的身份了。

除此之外,还有李唐宗室……

或许可以借“唐玄宗”的名头除掉一些碍眼的人,武曌垂眸,掩饰眼底一闪而过的杀意,唇角却微微上扬。

……

宋神宗位面

赵顼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沈括,虽然上面没有多少人,赵顼:“沈卿可真是学识渊博,待他回来,朕一定要任命他为……”

大臣们闻言嘴角也不抽了,之前王安石等人,官家也是这么说的,习惯了。

虽然……但是,怎么又是沈括啊?他上午不是才考过吗?就不能换了人吗?换换他们不行么?

都是科举出身,他们也不比沈括差。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