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66(1 / 2)

加入书签

前都不一定能弄完。

因此进门,他就着急地问道:“陈大人,您叫下官有什么事?”

陈云州抿了抿唇,没有说话,直接将信递给了他:“杨柏川杨大人派人送过来的信,你们看看吧。”

“杨大人来信了啊,不知道他在盐州……江南暴、乱?”陶建华本来心情很好,等看清信里的内容,顿时失声叫了出来。

郑深也极为愕然,上前两步,凑过去看信的内容。

信很简短,就一页纸,字迹还有些潦草,可见杨柏川写这信的时候应该很匆忙。

陈云州叹气:“这封信早该到了,但前阵子的糟糕天气,让这封信在路上滞留了一月之久。”

因为江南受灾严重,朝廷赈灾不力,饿死的灾民不计其数,不少灾民落草为寇,然后又有越来越多走投无路的百姓投奔他们,这些势力越来越大,到十月,已经形成了好几股数千人的队伍。

这些队伍起初还只敢抢劫大户。

后来直接抢劫朝廷的仓库、运粮的马车,甚至是兵器。

截止十一月初,乱民的人数已经扩大到十数万之众。

郑深看完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:“这……江南怕是要大乱,没个几年,恐怕没法平息这场动荡。”

陈云州神情严肃地说:“这还是理想的情况。”

历史上这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,都会使王朝元气大伤,甚至颠覆一个王朝。

“也不知杨大人怎么样了。”陶建华担忧地说。

盐州就在江南,不过十一月的时候盐州还没失守,现在是什么情况也不清楚。

要说杨柏川也是倒霉,好不容易升官,可去江南还不到一年就又是洪灾又是动乱的,别说仕途了,一个弄不好全家老小的性命都要搭进去。

陈云州也有些担忧,可这么远也帮不上什么忙,只能祈祷他平安无事了,当务之急还是要想想这事对他们的影响的。

陈云州道:“朝廷出兵镇压,若是情况顺利还好,不顺利,恐明年会大力征兵,而且明年的田赋肯定还会加。”

打仗是需要银子的,尤其是大规模的战争,朝廷接下来必然很缺钱,缺钱就会不停地加税。

陶建华叹气:“好不容易百姓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,这又加田赋,哎!”

陈云州说:“这是明年秋天的事了,不急。当务之急是将平义仓填满,以应不时之需。”

郑深点头:“对,明年粮价恐怕还得涨,是该囤一些,我这就派人去请夏员外过来。”

作者有话要说

第52章 . 052 大哥,我们来了

“买粮?陈大人,现在即将过年,肯定没什么粮铺开门,这得等过完年后去了。而且过完年,正逢青黄不接之时,粮价会比较高,大人若是想囤粮,不若等到来年秋天,秋收后那段时间粮价会比较便宜。”夏喜民好心地说。

春天的粮食通常是一年中最贵的,灾荒年除外,这不能以常理论之。

陈云州扯了扯嘴角,也就最近要过年,而且天气太糟糕,夏喜民才没收到消息,但过阵子他肯定会知道。

自己委托他帮忙,这消息也没必要瞒着他。

陈云州将杨柏川的信递了过去:“夏员外看吧。”

夏喜民看完后脸色剧变,立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:“原来如此,早前听说江南今年下大雨,有些百姓落草为寇,却不知如此严重。大人深谋远虑,在下这就去安排。多谢大人告知,年后在下不能让商队去江南了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