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44(1 / 2)

加入书签

而且陈云州听明白了,夏喜民是打算将球轴承拿到更远的地方,卖出更高的价格。

比如京城,权贵云集,那些达官贵人好面子,有时候一个意气之争都能豪掷千金,球轴承在京城的价格肯定跟庆川不一样。

他笑眯眯地点头:“好吧,就按夏员外说的办,我替庆川的百姓谢谢夏员外,实不相瞒,赚的这些银钱是准备用来修河水县和平岭县通往庆川的路的!”

“大人高义。”夏喜民拱手问道,“大人可是发大米?若需要粮食,尽管吩咐,在下可让人从别的州县运一些回来。”

陈云州摆手笑道:“不必了,只要没洪涝干旱这类的天灾,民间应不会太缺粮。”

今年各县都在兴修水利,平岭五县起步虽然晚了一些,可到底也在行动了,想必粮食收成会比往年更好一些。

“有大人主政庆川,实乃庆川之福。”夏喜民赞道,“大人,第一批球轴承就挪给我吧,还是以四十贯一个的价格算。在下的车队可能需要好几十个球轴承。”

其实不止,夏喜民的车队有百来辆马车,分为五个小队伍,有时候会一起出任务,有时候会分开单独行动。

夏喜民打算先给一两小队换上球轴承的车轴, 看看效果,若好,再将所有的马车都换上球轴承。

陈云州一口答应下来:“此事你派人与乔昆联络即可。”

这事便这么定了下来。

半个月后,夏喜民的两只车队的马车都换上了球轴承。

夏喜民特意拉了两支队伍,载相同重量的货物,在城外比试了一场,同样的十里地,装上了球轴承后的马车速度要比没装的快两成左右。

这场比试他没有瞒着人,很多百姓都去看热闹。

于是消息也传到了城中各富户、达官贵人的耳中,大家纷纷询问夏喜民马车的速度为何提高了那么多。

夏喜民趁机推出了球轴承。

很多人都不相信,车轮中间就换了那么个铁疙瘩,这速度竟然提高了那么多,太不可思议了。

可事实摆在眼前,由不得他们不信。

很多人都提出购买球轴承,可这价格让人望而生畏。

陈云州听说了之后,也不在意。这些人若以为球轴承造型简单,一看就知其大致的构造,很好仿造就那就错了,光是打磨里面的钢珠就很费劲儿。

更何况普通的铁并不耐用,钨矿这种东西,很多人可不懂,短期内是没法复制的。

果不其然,有些个有心的找铁匠试了试,打出的球轴承神似但却达不到夏喜民手中效果,费了一番功夫最后白忙活了,还是得向夏喜民购买。

夏喜民的生意顿时好了起来,手里的球轴承供不应求,只能催促工坊这边多生产一些。

乔昆没辙,请示了陈云州后又购买了一批奴仆,加入到打磨钢珠的队伍里。

而且随着技术的熟稔,效率也提高了不少,日产量提高到了四十余个球轴承。

单这一项,每个月就能给陈云州带来两万多贯钱的纯收益。

郑深看着这账目都惊呆了,笑道:“大人若不为官,去做买卖也是一把好手,当胜那陶朱公。”

陈云州哈哈大笑:“郑叔你过奖了。不是我会做买卖,而是夏喜民会做,我只是沾了他的光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