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382(2 / 2)

加入书签

这可是上千张嘴啊,秦王若是不带足了粮食,不到十日就该带卫士与饥馑的百姓搏斗了。

垂珠左顾右盼:“大王搬空了大半的王府,还从谢家‘借’了好一些,一时半会儿应当缺不了吃食。”总归秦王府留下的人都是朝廷发俸禄,饿不死的,库房里少些东西看不出来。

台下的百姓中也有桀骜不驯者,瞧着多少带点鼻青脸肿,多半是被秦王带队从山林间揪出来,不得不听从的。但也有已经吃了秦王手下两顿餐饭的精神振奋者,在这年头能吃饱是好事,能吃上别人白送的口粮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。

秦王在舆图上画出今日的任务,在已经初见雏形的梯田上不断地外扩,直到将一座山从头到脚开辟为耕地,说完就让下属开始分发今日的餐食菰米饭搭配一小块野猪肉。难得一见的荤腥是秦王前日里兴奋游山的意外收获,与护卫猎杀野猪之后,顺着被野猪破坏的捕兽陷阱顺利地发现了四五户住在深山的人家。

千把个人被分布进两座山间开垦,姬无拂则志得意满地远眺热火朝天的景象,等人散尽了,姬无拂便发现了站在角落的老裴相和正不停解释的孟长鹤与垂珠。

姬无拂跳下高台,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几人边上,笑问:“在说什么呢?这么热闹。”不等老裴相回答,揽着人就要往附近院中吃饭:“裴师傅长途奔波一定饿了吧,来,我们边吃边说。”

老裴相很有食不言寝不语的忌讳,用过人的年龄压住一众小辈,细嚼慢咽吃完才与姬无拂问起此间事端。姬无拂直接她把将方圆五里沾边的山岭村庄全部召集一处,先开垦,好地段种水稻,边边角角和暂时存不住水的地段再种红薯、玉米的“大规划”说了,在老裴相愈发严肃的目光中她的声音不自觉小下来,但依然坚持说完:“等到秋季能再种一稻,全部收成之后,还能修一修从这里通往县城的路段。”

老裴相眉头皱得打褶子,一个五谷不分的亲王说起种地,任谁也不能全然信任,但老裴相终究还是没有多说:“你想清楚了就好。”

这一千人,于姬无拂而言她养得起,即便是她的决定出错,也能保证这一千人吃饱穿暖,即便有些天真,老裴相也不认为自己应该武断地叫停。

姬无拂将老裴相千里迢迢地请到福州来,不是为了让对方看自己摆弄福州乡里,当日下午拉着老裴相见过一众学生,并将人安置在闵县,第二日就在闵县最宽敞的院落内布置了学堂,将老裴相旧日里培养的学生全都安排进去,且有意令她们自己推出书院院长。一群二十许的学生猛然被秦王委以“传道受业解惑”的重任,神情紧张并着亢奋。

老裴相反而被落在一边,与姬无拂说话:“你将我一把老骨头千里叫来,就是为了帮你看这门户的?”

姬无拂摆摆手:“这些学生启蒙晚了,家财不丰、出身也难,于科举一道难有进益,全都留给我添作学馆的师长,以后自有我给她们出俸禄。无需三五年,这一批人历练出来了,一代换一代,要不了多久学馆就能从闵县散至福州十县,再十年便能到乡里。而我请师傅来是为了安她们的心的,也是为了安师傅的心。若是能安心做个学馆师长,便是沾了列入四民之首的士的边,不枉数年寒窗。”

每年能参加科举的人数是有限的,为官做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,难掩光华的珠玉大都送入都城受教导,剩下的人也不能轻易地抛弃啊。

老裴相低声叹息:“百人、千人、乃至于万人你或许能贴补生计,大周九千万人,便算孩童一成,女童为半成,也该有四百五十万许人……莫说你,便是国库也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