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88(2 / 2)

加入书签

阿四平日里梳双环也不用朱钗,只用头绳绑了,便高高兴兴地出门。

车到学馆附近,阿四下车步行至学馆门口。学馆放开允许女人入内参观的,因其中都是女童,是不许男人进门的。阿四挽着垂珠的手,亲亲热热地喊阿姊,姊妹一般往里走。

正是授课的时间,能听见朗朗书声,先生中确有熟悉的面孔。阿四探头探脑的模样落在一个先生眼中,先生令学生们大声诵读,独自溜达出来,问阿四:“四娘今天怎么独自到这儿。”

姚先生注意到阿四一身打扮朴素非常,心知是阿四起了玩闹的心思,笑意遮掩不住:“这是微服私访来了?”

这是个没给阿四上过课的先生,面孔熟悉,但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。阿四压低声音:“我要去三姊家的,路过这地方,听见读书声就进门看看。”

姚先生当年是从这儿读出去,如今正在户部当职,空闲时会来学馆当班,她看出阿四没有认出自己,含笑道:“四娘今日本该在弘文馆才是,你已经三日没有在弘文馆露面,再这样下去,谢相就要亲自来寻你了。”

说到这个,阿四也很不满:“我是有事要找户部的尚书,往户部衙门走了三回,总是碰不上面,一定是躲着我呢!要是能逮住户部尚书,我才不往外头瞎跑,都是户部尚书的错。谢师傅也不帮我,她才没脸来抓我呢。”

虽然皇帝答应阿四要许给农女的地,但只是皇帝的金口玉言还不足够。这事要户部拿出一个章程来,能说服政事堂的宰相们,诏令才能出甘露殿。否则等着阿四的就是如雪花飞来的弹劾,皇帝也要被轮番劝谏。

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却跟背后长了眼睛似的,阿四回回都逮不到人,肯定是有人在背后通风报信。

姚先生失笑:“四娘呀,你连户部尚书姓甚名谁、模样如何都不知晓,当然找不到人了。”她空手点点屋内的女童们,“四娘今天留在这儿与她们听完一课,我便把户部尚书的行踪告诉你,如何?”

阿四闲来无事,本也是来看学馆情况的,自然答应。姚先生就牵着阿四的手,让阿四和垂珠一起坐在教室最角落的坐席上。偶然来人旁听对学馆的学生们来说也不是新鲜事了,无一人分神,都专注于手中书籍。

女童们的全神贯注,叫旁观的阿四心有羞愧,坐在课堂上的机会对于这些衣食无忧的女童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。尤其是商贾家的女儿,商贾家的小郎是不能科举的,女子科举这一道口子让无数商人眼热,都是想方设法地将女儿送进学馆,耗费千金也要给女儿换一个前程。

王孺人的妹妹也是如此,身有贡生功名没能考中进士,正是这份诱惑勾的她没有跟随家人远离鼎都这片是非之地。毕竟谁都不能预测,这条属于女人的通天大道能够持续多久,一旦错过,定要抱憾终身。

收回漫游的思绪,阿四把心思收回书卷上,专心致志地学习手中的《仪礼》。

课间小歇时,也有学生悄悄将目光投向阿四,彼此相视,坐在阿四侧前方的学生问:“你也是被姚先生挑中就读学馆的学生吗?”

从周围学生的解释中,阿四逐渐明白过来,参观学馆的女孩有可能会被教书的先生们看中旁听一二,如果有天分,就会被留下,过上吃穿不愁的学习生活。这对大部分百姓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。为此,每日中午出入学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