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48(2 / 2)

加入书签

阿四恍然大悟,皇帝连太子都不强求是亲生子,更何况将来,在外人看来长寿和长庚好比来日的太子和楚王,沾亲带故的人都水涨船高了。

阿四摇头说:“我看临月不像是乐意的样子。”

雪姑道:“崔大郎自姬姓改做崔,也是不乐意的,就连崔家族中,不乐意的大有人在。”不过,这就是将来家产继承的问题了。

至此,阿四也歇了出门再逛的心思。她回到宴席上,赏赐的流程已经过去,满堂欢喜手舞足蹈。

每逢大喜事,官员也会激情跳舞,阿四总是不习惯这个,悄悄地混入人群中。奈何位置坐的显眼,太子逮住妹妹问:“这就回来了?”

“就在外面逛了一圈,消消食就回来了。”阿四懒得再多走那几步,直接在太子身边坐下,

“外头人多口杂的,早些回来也好。”太子揽着妹妹,让宫人添了碗筷,“要再吃些什么?”

阿四那一枚葡萄在手里要吃不吃的:“不吃了,我都吃饱了。”太子也就不再多问。

回宫时,詹事府的官员来与太子谈事,阿四左瞧瞧又看看,她可懒得听那些枯燥的玩意儿。于是阿四向太子讨饶一声,钻进了晋王府的马车,里头是久不见面的姬祈。

姬祈二十岁过,算是从弘文馆熬出头,以进士科及第的身份入朝了。

阿四最近才晓得人人挤破头想进弘文馆的原因,弘文馆和崇文馆里的学子应进士科和明经科入仕,考核内容比起科举要简单许多,只需学经、史、书法。学士们说起来直白,“粗通文墨”即可,考不过的才是少之又少。

姬祈早年在宗庙基础好,略略学几年就成了先生们眼中的好学生,而今在门下省做左补阙学着办事。

两人许久没见面也不生疏,姬祈一打眼就瞧出阿四的意思,无需阿四开口,姬祈就牵着阿四上了自家马车。

姬祈见阿四入车后不住张望等候,便道:“这是嗣王规制的车架,晋王在另一车架中。”

过继时姬祈已是半个成人,晋王也没有以对待孩子的态度来照料姬祈,幼小离家的孩子最会照顾自己了,晋王只要将所需的东西大大方方给出去就好。因此姬祈和晋王之间很有公事公办的态度,比起母子更像是上下级的关系,称呼上也不甚亲密。

姬祈倒是更喜欢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,在晋王府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。

阿四收回远眺的目光,打量布置简单的车内陈设,问道:“祈阿姊今日原是来了的,我怎么在席面上都没见到你?怪叫人担心的。”

姬祈就笑:“怎么三娘跑远了,你和太子殿下相处多了也学得太子殿下的习惯。不用操心,我是在宴席上碰见糟心人了,远远躲开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