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29(2 / 2)

加入书签

皇帝不允许孩子们去北境,主要考虑的是安全。对皇帝而言,仅有的继承人们安安稳稳地活着,就是另一种家国安定。从某些角度来说,这方面甚至比北境的安定还要重要。

姬宴平理解长辈们的苦心,所以她不再明着争取,但想要让她彻底放下这个念头实属不易。

姬难还在的时候,满太极宫的人都没能弄明白姬宴平为何厌恶姬难,而今,阿四和玉照也商讨不出姬宴平真实的想法。

最终,阿四下定论:“我过些日子要过七岁生日了,到时候卫国公也好、阿姊们也好,都会参宴,我再下帖请陈文佳一道就是了。何必冥思苦想,届时我直接问个明白。”

而话题的中心,姬宴平正在宋王府里监督属官清点库房,务必找出最不值钱的玩意儿送到赵家去,空出的位置就放上前些时候从斗金阁搜刮回来的宝贝。

尤其是心爱的大宛马,必须在府上新辟一处风水上佳、干燥通风的马厩,安排最得力的侍从,专门照顾姬宴平的心头宝马。等点清财帛,姬宴平就专注地给大宛马喂草料,满心满眼都是情谊,凭深厚的经验迅速和马儿成为好友。

属官走近马厩,谨慎地在一丈开外站定,说:“大王,还得选一处院落、选择良辰吉日,将赵孺人迎进门。”

圣旨已过三省,赵家前途无亮的小郎被吏部撤去官职和功名,成为朝廷册封的宋王孺人,因此宋王府的人都这样称呼。

和爱马的相处被打断,姬宴平是有些不快的,但她每每一听府里人管从前的长安令为赵孺人就想笑,此刻也不例外。

姬宴平忍笑颔首道:“往西南角随便圈一个院落,多找些人手看住,归置整齐,别叫人挑出错就行。”

第96章

钦天监在宋王的催促下给出一个临近的好日子, 六月廿二的立秋,赵家的幼\\男被送入宋王府的偏门。全程姬宴平就露了一面,堂而皇之地去衙门值守, 留宿内宫。显然姬宴平是没打算给彼此留脸面。

阿四是从柳娘口中听说这事的, 柳娘说:“换在太上皇当政时,这样的旨意必定是落不下去的。世家多看重门第, 自以为千年流芳, 就连与皇室结亲都不大乐意的。近年倒是乖顺许多, 这都是圣上的威德啊。”

阿四笑道:“那是大母太过要脸, 所以也给别人留脸面。换了三姊来,宁肯是自己没脸, 也绝不给厌恶之人留情面的。”

或许是齐王早些年读的道经有些作用, 姬宴平听过虽不入道门, 却学会了不留恋尘世脸面,总归没人敢当着姬宴平的面给她没脸。至于背后的议论,只要不入耳, 只当是没听见就是了。

再说皇帝,弑杀亲弟一事举世皆知,又有谁能在她面前要脸?一般来说, 都是更要命吧。

柳娘不好对太上皇和宋王多做评价,含笑道:“这些年里, 世家人人自危,聪明些的在外都收敛了声势。圣上又有雷霆手段,一心要整治。只看将来,必定是越过越好的, 等到四娘白发,大周许是另一番盛世光景。”

阿四跟着附和两声, 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嘛……”说完又感觉有点不对,她现在就是“王侯将相”中顶格的“王”,阿四默默拿了桌上切好的寒瓜堵住嘴。

是了,前些日子往楚王府走一趟,今日丹阳阁就有寒瓜吃了。一定是当日在楚王府吃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