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6(2 / 2)

加入书签

他的记忆一向是很出色的,百千字的诗文只要通读一遍就能诵,十六岁科举时做的文章,时隔二十七年依然能倒背如流,仿佛就在昨日。可他对于近年的事情已经感到模糊了。

也许是从三年前开始?五年前?

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,书山稗海也填不满的空荡。

谢有容倏然想起,恩师夸赞自己时惯常的拂须动作,而他采纳宫人建议从未蓄胡,故而只能握紧自己的手,用平静的面容抵御被剖视的感觉。

他缓缓叩首:“不会再有下一次了,陛下。”

被皇帝如珠如宝一般捧在手心的阿四不明白谢有容的痛苦,也听不懂皇帝和臣下在打什么哑谜,她只听见清脆的玉裂声。

最初,她以为是谢有容俯首时玉质的禁步磕碰地面的声音,很快她又否决了自己的猜测。谢有容又不是脱跳的姬宴平,怎么会在行礼时磕碰到禁步?

第12章

再说姬宴平,她在家宴挨了一顿训斥,痛改前非装了好几天乖孩子,偶尔来看望阿四也是送送吃食玩具就走,再没有试图将妹妹打包带走的出格行为。

按照阿四的经验,以为最多三天姬宴平就会故态复萌,结果她在第四天听到了御史在紫宸殿言之凿凿地痛斥姬宴平,惹出不少官员附和。看样子,因为姬宴平在中元节清场,不少人都没能去成曲江池,惹了众怒。

皇帝朱笔一批,判了姬宴平两个月的禁足。御史是满意了,弘文馆的学士和博士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。姬宴平禁足,学照旧要上,她出不来就只能老师们辛苦一点,在上完其他学生的课后专门再抽时间,轮流进宫补课。

弘文馆的差事,大多是清闲的,最多编编书、修修史,难得遇上一回忙碌的时候,这两个月愣是溜细了老师们的腿。

阿四是个讲道义的好孩子,见小阿姊出不来,就亲自迈开小短腿去找。她乐乐呵呵地坐在长安殿里,每天听谢学士和姬宴平斗智斗勇。热闹看得是很开心,但课是一个字也不会往心里去的。

反倒是院子里扎的秋千,很讨阿四喜欢。

长安殿很宽敞,又只住了姬宴平一个主人,禁足圈的地方也宽敞,没有让她在一间屋子里不出门。就是时时有中年内官在姬宴平身后跟着,念叨一些规矩和礼仪,人听得头大。

在阿四的曾祖时期,也就是昭帝朝,靠近光顺门的一片宫苑都是后妃的住所。随着昭帝的女儿登基,再到现在昭帝的孙女杀死孙男坐在宝座上,不再收用大量的官家子入宫为妃嫔,这些地界也多成了皇嗣的住处。也因皇嗣不丰,大多能一人占据上百间乃至数百间院落。

阿四独居丹阳阁,姬宴平在长安殿,姬赤华住明义殿,姬若木先前住在还周殿做太子后搬到了崇明门外的少阳院。

再长大一点,能够开口说一些简短的句子。阿四开始对各式各样的宫苑充满探索欲,经常借着和宫人捉迷藏为借口,独自窝在犄角旮旯里偷听闲散宫人的谈话。一些长辈和乳母不会提到的、又找不到借口问的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听到边边角角。

把只言片语拼凑成一个完整的传闻或旧事,成了阿四新的乐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