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312(2 / 2)

加入书签

他们家已经很久都没?有这么开?心过?了,看来邀请朱正毅一家来沪市过?年是非常正确的事。

“要是我们家晓晓还在就?好了。”

老?太太忍不住感叹了一句。

周兴业放下手里的笔,仔细欣赏了一下桌子上的字,才接过?老?伴手里的茶喝了一口,然后严肃说道:“今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?,就?算我们晓晓还在,也不能这么和谐与开?心。”

老?人是清楚知道自己小女儿的情况。

女儿嫁给朱正毅的时候朱英华还小,在小孩那么小的时候都没?能让孩子贴心,就?算现在朱家的女主人还是晓晓,又能怎样。

朱英华根本就?不可能来他们家过?年。

朱英华不来,朱正毅为了顾及孩子,也不可能来,所以女儿在时,每年也就?只有朱家的年礼到,人却是没?法全?数到齐的。

老?太太也是因为今天家里太和睦才想到女儿,此时听老?伴这么一说,也想通了根源,叹息一声:“晓晓的性?格跟小五不同,同样是后妈,却走了两条路,当初我们就?不应该让晓晓嫁给正毅,要是没?有这段婚姻,我们晓晓说不定……”

“没?有正毅就?没?有小盛,你舍得小盛?”

周兴业问?老?伴。

老?太太无?奈地?瞪了老?伴一眼,“行了,我也就?是感叹感叹,今后不说了,我真希望小五是我们的女儿。”她对王蔓云非常有好感。

“不是我们的女儿又怎样,她现在是小盛的妈妈,只要我们真心对她好,我相信小五这孩子也会把?我们当亲生父母,感情并不仅仅一定需要血缘来维系,会感恩的人,就?算没?有血缘,也能比亲生女儿做得好。”

周兴业这年纪的老?人什么都看透了。

他们这年纪的人经历了太多,有苦,有难,也有甜,更因为曾经的年月,多少人家里都收养得有战友的遗孤。

这些孩子只要教养得好,都知道感恩。

老?太太因为老?伴的话?看向?身?上的毛衣,手指轻轻抚摸过?温暖的毛衣,露出释然的笑。

王蔓云做到了女儿的孝道,她又何必纠结有没?有血缘。

“我很庆幸是小五当了小盛的妈妈。”

这是周兴业对王蔓云最高的评价,他能看出王蔓云是真心对朱家两个孩子好。

“小五是个好孩子,今后我们把?她当女儿对待。”

老?太太笑得更温和,俗话?说人逢喜事精神爽,开?心了,她精神看着就?更不错。

周兴业高兴老?伴终于?解开?了心结,对王蔓云更看重。

另一边,苏军区司令员几人也把?朱正毅的战斗力看了个从头到尾,望远镜都没?有放下,就?开?始了点?评。

“正毅同志这身?手确实好,当政委屈才了。”

司令一开?口就?是惜才。

“这次沪市立下了大功,赵德贵同志值得同情,但赵建业确实也该死,他的死能让我们军方有机会压制那些人,还算有点?用。”政委只要一想起沪市的汇报,对赵建业的死就?同情不起来。

这样的人要是在以前,绝对是背叛者。

背叛者的危害有多大,他们最清楚不过?,一人背叛,死的可能就?不仅仅只是一各人,说不定是无?数人,是整个组织。

参谋长?见政委的话?偏离,赶紧把?话?题拉回来,“这次正毅同志立下这么大的功劳,按照功劳,完全?可以晋升,沪市军分区要准备调走一位副司令,你们看……”

“会不会太年轻了,正毅同志还不到三十六岁?”

司令有点?犹豫。

“军分区,又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