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23(2 / 2)

加入书签

这一次若是碰不着,估计啥也不说,既然碰着了,有便宜不占白不占。

余隐道:“那自然没问题,不过你们若是想找我三舅哥庇佑,老夫也只能帮你们引荐一二,至于后面的事情,老夫肯定说不话了。”

陆夫人笑道:“大人只管放心,咱们也不是那种会惹是生非的人,只是孤儿寡母的,想在这边开个酒楼,该怎么来,咱们自然明白。”

余隐点头,让小毛磨墨,给彭三老爷写了封信。

打发走陆家母女后,彭秀和彭六也吃过了早饭。

余隐把这事也没瞒着他们,道:“小六,你差人去家里报个信。”

彭六明白,把这事交给身边的书童去办了,余隐趁着没开船之际,带着小毛和李三出去买了些吃的。

从临江坐船到京都,得差不多十来天。

余隐在船上没什么事,就琢磨起了战船的事。

出了一趟海回来,对于他们造的船算是摸透了,即使多方改造,依旧需要靠人力。

顺风时还好说,若是逆风……

余隐在空间里放了个箱子,里面全是一些零碎部件。

没事的时候,就摸出来,拼拼凑凑。

彭六过来找他问问题的时候,他正在拼搭。

彭六拿着书站了好一会,他都没抬头,还是旁边的小毛道:“大人,六公子来了。”

一边叫了三声,余隐才回过神来,不好意思道:“下次来了直接叫我就成。”

他跟彭六约好了,这段时间在船上,早上帮他过功课,下午时间属于自己。

结果,他早上起来突然有点感觉,就把东西给挖出来。

彭六道:“小姑夫拼的这是船?”

余隐将东西收好,把箱子推到一旁道:“没事练练手,我这不是被调到工部去了么,本来就是跨频了,一群能工巧匠,我这啥也不会,去了难免服众。”

彭六肃然起敬。

“原先就听父亲说,小姑夫勤奋好学,没曾想,如今到了这样的年纪,还在钻研。”

余隐:“……”

这话说得他都不好意思了。

在船上给彭六辅导了两天,这一天下午,刚准备研究下船模,李三带了个人过来。

余隐起初还有点懵。

直到对方提到当年跟余隐在京都住一家客栈的苏淮,他才对上号。

苏淮跟他一样,都属于寒门子弟。

能上京赶考是七大姑八大姨凑的钱,可惜他运气没余隐好,进场后没两天就受了风寒,被抬了出来,养了大半年才捡回一条命。

当时余隐已经中了进士,成功进入翰林院。

还把对方接到自己家里养了一段时间,两人的情谊就是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。

如今一晃三十年过去了。

苏淮后来再也没考,余隐前些年还收到过他的信,不过后来这些年,两人就断了联系。

直到此刻,他才明白,苏淮去世了。

后来自然没法给他写信,眼前这位是苏淮的儿子苏明义。

苏明义只听他们说什么余大人,后来一番打听才确定这位余大人,就是父亲让他进京后要找的那位余大人。

苏淮当年的病是养好了,可身子却大不如前,便断了进京赶考的心思。

在家里开了个私塾,饶是如此,也没熬多少年,苏明义八岁那一年他便去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