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42 章 Uncle(2 / 2)

加入书签

的士抵达,沈晗黛沉默的收伞上车。

澳区半岛,一座中式祠堂修建在松山半腰处。这座祠堂占地不小,能在寸土寸金的澳区上盖这样一间氏族祠堂,可见其家族在澳的财力与背景。

孟行之携孟氏族人前来祠堂祭祖,孟老爷子穿了身中山装,站在最前,拿了三炷香恭敬的祭拜高台上供奉的先祖牌位。

孟行之坐在轮椅上,和孟老爷子的位置并驾齐驱,身后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地的孟氏子弟。

孟家家规多,过年祭祖拜祠堂是其一,孟老爷子极为看重祖宗规矩,拜祖宗讲究一个心诚,是以他不发话,一地的孟家后生哪怕跪了快半小时也没人敢起。

孟老爷子闭着眼睛,满脸虔诚,“你父亲今年还是不打算回国?”

孟行之的父亲是孟老爷子的长子,在几个儿子之中最受老爷子喜爱和器重,但他却是个风流的主。年轻时在澳是有名的情场浪子,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,后来喜欢上孟行之的母亲,两人坠入爱河。

在那个年代,浪子回头本来算得上一段佳话,但令孟大公子收心的却是个葡萄牙女人,孟老爷子乃至全族上下都极力反对,后来孟行之父亲虽然也与其反抗,毅然和孟行之的母亲结了婚,但这段婚姻在全族的压力下,没有撑过两年便结束了。

而现在,孟行之的母亲在葡萄牙,父亲则长年在海外各个国家定局,两人也都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。

孟行之道:“您要是想知道他行踪,可以自己给他打电话。”

这对父子俩的关系并不亲厚,孟老爷子很清楚,“孟雅那丫头怎么样?你这个做亲大哥的难道没有关心几句?”

孟雅是孟行之父亲再婚妻子生的女儿,现在和孟行之父亲住一起,常年在国外。

孟行之从孟坤手里接过三炷香,随手插在了香炉里,“不清楚。”

孟老爷子不满的皱了皱眉。

孟行之丝毫不为所动,给孟坤一个眼神,孟坤到他背后推动轮椅。

“既然让住在孟公馆的那个人走了,就说明你认可了和叶家的婚事。”孟老爷子慢悠悠的道:“趁叶曼还在澳区,你该和她多多培养感情加深了解,毕竟以后是要做夫妻的。”

孟行之闻言却连

头都没回,气的孟老爷子在祠堂发了好大一通火。

刚到前院,孟行之就接到了特助林子豪的电话,他平声道:“什么事?”

林子豪道:“先生,年前为公馆订的那批全新灯具已经到了,随时可以安排人到公馆安装,您看什么时间合适?”

灯具是为那个有夜盲症的女孩订的,现在她一走了之,离开的倒是轻巧,留下一堆像笑话一样的后续却要孟先生来处理。

孟行之面无表情道:“不用装了。”

林子豪一直跟进此事,清楚的知道当初孟先生为订这批灯具,还特地催促了工期,现在好不容易到了,却又不要了。

上司心思难以捉摸,林子豪不好乱揣测,“是。”

孟坤沉默的守在一旁听着,这几天他一直贴身跟随孟行之,知道他因为沈小姐不告而别的事,一直心情不佳。

“先生,沈小姐……”

他才起了个头,就被孟行之抬手叫停,孟坤只能闭上嘴。

负责打理祠堂的人提着一篮新鲜的供花从孟行之面前走过,在孟行之面前恭敬的弯了弯身,孟行之余光看过去,见那花篮中有一簇浅紫色的花。

许是话事人看的太久,他将那簇花抽出来献给孟先生,“先生,是紫罗兰。”

孟行之没接,只是鼻尖里却克制不住的窜进那股柔媚的浅淡甜香。

他抬手抚了抚眉骨,“下去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雷厉风行,干脆利落是孟先生一向行事手段。

可有关沈晗黛,孟先生当真是做不到一点无情便休。

脑海里蓦地想起那夜她因害怕,主动来她房间讲起她凄惨的童年和在沈家的遭遇,如今这么贸然的回港,是想再回虎狼之窝吗?

还是对她来说,她情愿让沈家当她的避风港,也不愿意再倚靠孟行之半分?

沈家会好好待她吗?

有关沈晗黛的问题只要开了一个头,便会层出不穷的从孟行之脑海里冒出来。

孟先生也有掌控不住自己思绪和心的一天。

他拿起手机打了一通电话,不多时对方接起,响起一声几分漫不经心的口吻:“孟老板无事不登三宝殿,大过年打来电话,有何贵干?”

“知我者年少也。”孟行之语气又恢复了往日的淡漠,开门见山道:“港城沈氏酒店沈从的小女儿沈晗黛,请年少帮我代为照顾一二。”

年鹤声敛了几分慵懒,“孟老板,我不照顾除我太太以外的女人。”

孟行之面不改色,“年少当初能和颜小姐终成眷属,我也是出了力的。”

人情债欠在这里,年鹤声推脱不掉,“沈家和我阿爷有几分交情,我会亲自给沈从打电话说这件事。只是不知道孟老板你想要的照顾,是照顾到哪种地步?”

孟行之道:“不让她在沈家受欺负。”

“好。”年鹤声顿了顿,问上一句:“孟老板的腿好全了吗?”

“快了。”

年家在港城根深蒂固,当家掌权人年鹤声亲自应下这件事,让孟行之心稍宽。

只是让人代为看顾女孩,怎么看都不是长久之计。

孟行之挂完电话后,垂眸看向自己的腿,长睫掩住眸中情绪。

片刻后,他开口吩咐孟坤:“交待主治医师和复健师,让他们为我重新定制一个计划,加强复健强度。”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