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60 章 完结上(2 / 2)

加入书签

“没成功我就转业呗。”孟城语气轻松,“反正咱们原本想的就是转业。”

叶敏豁然开朗:“也对,反正最差也不过是转业。”

……

和叶敏商量过后,隔天到军营,孟城就去找郑团长,提交了转业申请。

孟城级别不高,但在驻地名气挺大,尤其在他

接连出了两次风头后,连驻地司令员都很看好他。

知道他提交了转业申请,部队领导接连找他谈话。

在部队领导面前,孟城自然不会全说实话,找了相对圆滑的理由。但部队领导都不傻,就算他不说,也能猜到大概原因。

但没有人谴责他,看他过去的履历就知道,他不是真的贪生怕死。因为他现在为了家庭选择安稳,就否定他驻守边境多年,无数次出生入死的功劳,才是真的令人寒心。

所以跟他谈过后,驻地领导陆续批准了申请。接收单位也没有出问题,毕竟人才谁都想要,而在相对和平的年代,孟城的履历不管在哪都很亮眼。

孟城的申请批得挺快,五月底提交的申请,六月底就出了结果。

申请审批下来后,夫妻俩忙碌了起来。

孟城忙的是工作交接,他毕竟是一营之长,手底下管着好几l百人,工作量不小,所以交接起来也很麻烦。

叶敏则在忙调职的事,孟城要调职去羊城,她肯定也要跟着去,不然夫妻又是两地分居。

正常来说,医生调职应该是比较容易的,毕竟这时候医疗资源紧缺,有真本事的医生到哪都受欢迎。

问题在于孟城去的是省军区,部队就驻扎在羊城市郊,军区医院大拿多得很,里面的医生不是正规医科院校毕业,就是家学渊源的老中医,建国初就拿到了相关执照。

叶敏虽然师从董老,但资历太浅,又没上过正规医科学校,到现在拿的还是赤脚医生证书。

驻地军区医院缺人,才放宽要求让她行医,但羊城驻地的军区医院人多坑少,以她的资历想过去当医生,基本没可能。

叶敏万万没想到,孟城申请调职到羊城这事看起来最难办,最后却办得顺顺当当,而她这以为不会出问题的调职,却卡在了学历上。

倒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,以她的资历,当不成医生,调职到羊城军区医院当护士还是没问题的。

但叶敏努力了这么久,才从护士转岗成为医生,实在不甘心继续去当护士。

束手无策的时候,孟城对叶敏说:“要不我不去羊城了,转业回江城,江城医院多,肯定有医院要你。”

听他这么说,叶敏反而下定了决心:“干嘛要回江城?江城医院多,羊城肯定也不少,如果我在江城能找到医院要我,到了羊城肯定也有机会。而且弹幕说了,过几l年就要恢复高考,实在不行我从现在开始复习,争取考上医科大学,到时候看谁还能说我不够格!”

孟城听后说道:“也是个办法,那你是想随调过去当护士,还是等咱们过去再找工作?”

叶敏没怎么犹豫,说道:“先办随调吧。”不管怎么样,有工作总比没工作好。

叶敏认了命,都开始琢磨到羊城后要怎么复习初高中知识了,结果随调申请还没重新交上去,事情再次峰回路转。

虽然军区医院落成后,有上百名医护人员前来支援,姚林一下子从管着十几l个人的

姚所长,摇身一变成了管着上百人的姚院长,但他对叶敏的印象依然深刻。

最开始安排叶敏给董老当助手时,姚林没想过她真能学出来,只希望她的勤奋好学能打动董老,让他改变不再收徒的想法。

他成功了,叶敏不但让董老改变了想法,拜了董老为师,还迅速成长成为了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医生。

孟城领导郑团长惜才,所以为他争取了调职羊城的机会,叶敏也同样幸运,遇到了姚林这个惜才的领导。

在和叶敏谈过,得知她曲线救国的想法后,姚林决定帮她一把,为她争取到了去军医学校进修的机会。

正好叶敏有组织过义诊的履历,而且义诊过程中她还发现了特务的踪迹。

因为她不是军人,田梦君事件了了后,部队只给了她一本证书,以及数目并不大的现金奖励。

奖励不算丰厚,但意义非凡,尤其是那本证书,有它在,想为叶敏争取一个工农兵大学生名额并不难。

进修为期两年,毕业后叶敏就能拿到执照,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学历短板而被用人医院拒绝接收的情况。

叶敏参加工作前只有初中学历,毕业又将近十年,曾经学习再好,到现在学过的知识也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。

实在没办法,她咬咬牙也不是不能参加高考,七七届高考不难,她提前几l年学习,说不定能取的好成绩。

但还有考砸的可能呢,现在只要她点头,就能上工农兵大学,任谁都知道该怎么选。

虽然工农兵大学生的含金量,不如恢复高考后实实在在考上大学的,但在实际工作中差距没有那么大。

叶敏也没太大野心,学的又是中医,学历对她来说够用就行。而且早几l年上大学就能早几l年毕业,毕业后行医治病也能多救几l个人。

所以姚林一提这事,叶敏毫不犹豫就答应了。

回去跟孟城一说,他也很高兴,虽然军医学校和他要去的驻地不近,过去后叶敏只能住校,照顾两个孩子的压力都会落在他肩上。

但调到羊城后他应该没有现在忙,能抽出时间照顾兄妹俩,而且孟峥快六岁,已经能基本自理,偶尔帮忙照顾一下妹妹也没问题。

大学也就三年多,期间还有寒暑假,熬一熬也就过去了。

……

其实每年工农兵大学生名额确定得都挺早,这会资料虽然没提交上去,但人选已经定了。

但工农兵大学办了那么多年,总有些特殊情况,必要时候是可以增加一两个名额的。一般来说这个特殊名额轮不到叶敏,但这不是有姚林帮忙吗?

叶敏自身履历也够,就算不提下乡义诊这事,单说她发现田梦君有问题这事功劳就不小。

如果没有她提前发现田梦君有问题,孟城就不会去跟踪他,顺藤摸瓜抓到数十名特务,并提前摧毁了他们酝酿的计划,挽救了可能几l条,也可能是数十条人命。

这份贡献,可不是一本证书几l百块奖

金就能抵销的。

所以在得到肯定答复后(),姚林直接去找了驻地司令员?()?『来[]$看最新章节$完整章节』(),跟人提了叶敏的事。司令员考虑到她之前的贡献,再加上医疗资源紧缺一直是大问题,不忍心看着叶敏一个已经能独立接诊的医生,因为学历问题转岗,就以部队名义推荐了她。

有了部队推荐,后面的事就很顺利了,七月下旬叶敏收到了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。到这时孟城工作交接得差不多了,他们离开的时间也确定了下来,就在八月一号。

八月一号是周四,虽然钱晓云等人愿意请假送叶敏他们,但她和孟城商量过后,还是把践行酒时间提前到了周日。

当天钱晓云夫妻,梁娟一家子,董老,还有孟城团里的领导、战友来了不少。

其中最舍不得叶敏的当然是钱晓云,她们初中就认识了,后来哪怕各奔前途,也没有切断联系,隔三差五见面。

直到叶敏来随军,两人才见得少了,但她才随军一年多,就把钱晓云介绍给了丁杨,两人不但住进了同一个大院里,还成为了同事。

但钱晓云很理解叶敏夫妻俩的选择,也很高兴看到好友日子越过越好,所以尽管舍不得,她依然选择了祝福他们。

梁娟也向叶敏表达了祝福,她心里十分感慨:“我总觉得你随军来部队发生不久,可一数时间,三年都过去了。”

“这几l年多谢你的照顾。”叶敏笑着说道。

梁娟摆手,不以为意地说:“嗐!咱们是邻居,相互扶持那不是应该的吗?”

面对董老,叶敏心里最愧疚。

在这个年代,师徒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,份量不比父女轻。

而且董老看着脾气不好,实际上外冷内热,对她也是倾囊相授。叶敏自小没怎么感受到父爱,所以在感受到董老的好后,心里是真的把他当成父亲一样尊重。

看着董老,叶敏忍不住说:“师父,要不您跟我们一起走吧。”

“我年纪大了,哪都不想去。”董老却摆了摆手说,“何况羊城那个地方湿的很,我才不想去遭罪,平城挺好,四季如春,适合养老。”

说着董老停顿下来,表情渐渐严肃,目光对上叶敏的眼神,仿佛要看到她心里,让她不自觉开口:“师父。”

“既然你喊我一声师父,在你离开前,我送你一句话,‘医为仁人之术,必有仁人之心’,永远不要忘记对生命怀有敬畏。”

他曾收过一个徒弟,对其倾囊相授,可他教给对方的医术,却成为了对方向上爬的工具,对方彻底忘记了“医者仁心”这四个字。

他相信叶敏不是这样的人,可在分别时,却依然忍不住这样叮嘱她,他希望她能不忘初心。

如此,他这一生也算圆满了。

猜出董老的想法,叶敏红着眼眶说:“师父您放心,我一定会铭记您的教导,努力成为您的骄傲。”

董老笑道:“好。”!

()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