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61章 从宋妙莲的身份做文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太后一发话,其他人都哑了声。.c0m

安国公敢和长公主叫板,却不敢和太后争辩,默默闭了嘴。

皇帝点头道:“母后言之有理,那么依母后之见,让他住在哪里最适合?”

“后宫肯定是不行的。”太后说,“文渊阁不是一直空着吗,就让他住到那里去吧!”

文渊阁?

裴景修心头一跳,下意识看向裴砚知。

文渊阁是穗和父亲生前办公的地方,自从出了那事之后,大家都觉得那里晦气,谁也不愿意搬到那里去,那里就一直空了下来。

看花灯那晚,他把穗和带到沈府,为了哄穗和,说自己可以申请到那里办公,但穗和并不赞成。

现在,太后居然要让小叔住在那里接受审查,不知道小叔心里作何感想?

他盯着裴砚知认真的看了几眼,发现裴砚知还是一脸的平静,连眉梢都没动一下。

都到了这个时候了,小叔怎么还能如此淡定,他就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仕途就此中断吗?

裴景修不得不承认,自己可能一辈子都学不来这样的淡定。

皇帝也没料到太后居然想到文渊阁这么一个地方。

想起三年前被砍头的沈望野,他心里多少有点不太好受。

他不想在这事上过多争论,便立刻点头道:“那里确实很合适,就依母亲所言,让裴爱卿先在那里住几天吧!”

皇帝发了话,安国公也不好反驳。

相比裴景修内心的震撼,他只是觉得让裴砚知住文渊阁,没有下大狱那么解恨。

接下来,他只能尽快发动自己的党羽集体弹劾裴砚知,争取早日逼着皇帝下旨免去裴砚知左都御史的职位。

他也不指望这件事能将裴砚知一棒打死,只要能让裴砚知降级或外放就行。

降了级,他就没法再与自己对抗,外放的话,谁知道会不会死在路上呢?

皇帝下完定论,才想起问裴砚知的意见。

裴砚知表示自己没有意见。

事情发生的突然,他现在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理一理头绪。

文渊阁是老师奉献一生的地方,或许在那里,他可以更好地思考,可以悟出些什么。

皇帝见大家都没意见,便叫长海去传三法司的长官进宫,又叫了另外一个太监和几名侍卫把裴砚知送去文渊阁,让他们留在那里照顾裴砚知,吃穿用度一应日常所需不可短缺,期间不许任何人去探视。

说到这里,又特别强调了一句:“长公主也不行,她若要硬闯,直接拿下。”

“……”长公主气得噘起嘴,却又无可奈何,只能对裴砚知说,“裴大人且放宽心,本宫一定,本宫相信皇兄一定会还你清白的。”

裴砚知与她对视一眼,点了点头,一言不发地跟着侍卫离开。

走出大殿,阴沉沉的天空不知何时飘起了雪花。

裴砚知抬头望天,看着大朵大朵的雪花随风曼舞,想起自己原本打算如果今晚下雪的话,就与穗和一起吃涮锅子,再用小火炉煮一壶茶在窗前赏雪。

看来这个心愿是不能实现了。

也不知道此时的她在做什么,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?

希望阿信阿义不要那么快告诉她,免得她又着急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